【原鄉復耕 I 探索未來超級食物-臺灣油芒的秘密】 #食農教育

嗨~大家!全民食銀除了每日例行在做的惜食助人及倡議工作外,今天要來分享一個有趣的故事,關於我們在原鄉學校推廣食農教育….復耕未來超級食物—臺灣油芒!你可能會好奇,油芒到底有什麼特別的秘密呢?讓我們一起來揭開它的神秘面紗吧

從2022年初開始,我們一直在原鄉學校努力推廣台灣油芒示範園區的種植,不僅希望讓這個原住民傳統作物回歸原鄉,也希望透過種植油芒,讓孩子們能夠應對未來的氣候變遷。油芒偏愛酸性土壤,但在處理過程中,卻需要添加鹼性的草木灰,這讓小編也感到非常奇妙。

為了解開這個疑惑,我們邀請了 #台灣油芒企業社 的徐顧問到花蓮和屏東的三所原鄉小學為孩子們上課。徐顧問教導孩子們如何檢測油芒田的土壤、飲用水、有機肥和草木灰的酸鹼度,讓孩子們瞭解到油芒在未來高溫和缺水的環境中生長得非常適應,同時也讓他們參與一堂超實境的自然科學課。

#屏東縣泰武鄉武潭國小佳平分校 上課的過程中,發生了一段小插曲。一條長達2公尺的蛇不知怎麼就冒出來,讓我們嚇了一大跳!但幸運的是,學校主任鎮定地拿著捕蛇夾把這位不速之客請出了校園,結束了這場蛇我雙方都臉色青損損(台語)的驚險之旅。

紅藜、小米以及今天的主角—油芒,農事是原鄉最重要的記憶之一。我們希望能夠將部落耆老的智慧與現代的技術結合,為原鄉帶來新的可能性!

在此,我們要特別感謝 #曾水照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葡萄王生技(股)公司 的贊助。正是因為有熱心企業的支持,油芒才能成為引領原鄉孩子們進入認識祖先輩傳統作物及文化的食農教育領域,能結合學校、企業與食物銀行攜手合作,共同創造美好社會,真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如果你們也對臺灣油芒這個未來超級食物感到興趣,歡迎留言分享對油芒的想法和意見唷!

靜浦國小 wawa no Cawi'

花蓮縣瑞穗鄉瑞北國民小學

武潭國小佳平分校

#台灣油芒 #未來超級食物

#原鄉復耕 #台灣全民食物銀行

【全民齊樂活 資源永循環】

【全民齊樂活 資源永循環】

「欸!跟你推薦0015,一個超好康的東西~」

「什麼,0015,有比 (0050)、(0056) 還厲害嗎?」

「0015不是股票代號啦,是一個重要的日子」

「是什麼日子啊,是我喜歡的中秋節嗎?」

「是食物日啦,農委會把每月15日訂立為食物日,也就是 (0015)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為了推廣全民食農教育,將每月15(音同食物)日訂為「食物日」,傳遞「在地食材當季吃、揪人共食快樂吃、原型食物真好吃、不要浪費食物適量吃」的理念。

那要怎麼做才能更容易將這些理念落實在生活中呢,小編偷偷告訴你們,我們即將在下週四(6/15)舉辦 食物日-全台巡迴惜食講座,講座中會教大家如何珍惜食物,吃對食物也能幫助人,讓「#每月15食物日」成為每個人生活中的實踐運動。

#台灣全民食物銀行 邀請您一同參與這趟探索食物價值的旅程,活動報名連結在下方處:

活動名稱:「全民齊樂活 資源永循環」食物日響應活動

活動日期:2023年6月15日(四)10:30 ~ 11:30

活動地點:台中市南區西川社區發展協會(台中市南區柳川西路一段59號)

活動費用:免費(需自備環保杯)

洽詢電話:04-23780266,李宗憲 專員(週一至週五,08:00-18:00)

報名連結:https://www.beclass.com/rid=274b17a646acae686b98

#食物日

#三要一不要

#不要浪費食物適量吃

#全台巡迴倡議講座

【走出辦公室 | 企業也愛SDGs】 #全民企業志工服務分享

每個月一次的偏鄉營養補充包打包活動最需要企業志工們的協助,小編在此一定要給PIMCO的8位同仁一個大拇指的啦,他們不辭舟車勞頓地從台北來到位於台中的全民食銀倉庫協助進行打包裝箱的體力活,公司還連年對此營養方案捐款贊助, 出錢出力的付諸行動, 無疑為我們合作的諸多偏鄉學校孩童們扮演強力的後盾~

這群來服務的企業同仁們在經協會專員講解說明後開始各自分工, 有條不紊的投入打包活動, 短短幾小時內總共就完成了百箱以上的營養物資打包,還在預定時間內額外將所有物資都打包完成, 真的是一群在職場和志工活動都聰明、幹練又敬業的好人幫!小編從他們認真打包的畫面看到了偏鄉的孩子們吃到這些營養物資滿足的笑容, 這一切的一切都是靠著大家的幫助, 才有這麼美好溫暖的畫面~

偏鄉營養補充包方案不僅提供營養物資, 也和諸多大學營養系師生團隊合作到學校進行飲食營養教育, 七年來一路上受到企業和善心人士的支持幫助, 對於實踐 SDGs目標 (符合第 2,3, 4, 12, 13, 17項) 不餘遺力的全民食銀來說, 能讓偏鄉的孩子們有更多體力去專注在課業或賽事上是一件很棒的事, 在這邊也感謝每一個為偏鄉親力奉獻贊助與全民食銀同行的善心人士, 有您們真好!

如果你/妳也想一起加入幫助偏鄉孩子,邀請您 #線上捐款 支持或輸入 #電子發票愛心碼4545,與全民食銀一起將這份愛繼續傳遞到偏鄉~

(捐款連結:https://reurl.cc/klxyKG)

#打包的同仁豪認真

#偏鄉教室營養補充包方案

#taiwanpeoplefoodbank

#foodbank

【出發久美 豆豆講堂開課囉!】 #全民偏鄉營養講座分享

環島列車這次來到的學校坐落在玉山腳下,依傍著陳有蘭溪,附近有登山愛好著常去的郡大山、阿里山眠月線,就是位於南投縣信義鄉的 #久美國小 ,學校的孩子們由布農族與鄒族所組成,是一間融合不同民族特性的民族小學;這次就跟著全民食銀與中山醫學大學營養系的師生們一起揭開豆豆的神秘面紗吧!

什麼黃豆、毛豆、黑豆原來是一家人,本次由 #中山醫 師生團隊帶來的活動-豆豆菜菜分分看,讓久美國小的孩子與老師們將許多不同種類的豆豆、豆芽依序分成:全榖雜糧類、豆魚蛋肉類及蔬菜類,沒想到孩子們連小編容易搞混的敏豆(四季豆)、長豆(菜豆)、甜豆、碗豆仁等等,都可以馬上舉手回答出正確答案;細問之下才發現原來許多孩子們家裡是從事務農的工作,在長時間接觸各種作物下,對作物的名稱已經有一定程度的認識,真的是猴~~~塞~~~雷~~~呀!

而久美國小的老師們平時也會帶著孩子們種植小米、蔬菜等作物,落實食農教育的推廣,講座的過程中,學校老師們對於”蠶豆”原本的容貌覺得新奇(小編也是第一次看到),也提及之後也想帶著孩子們一起種看看呢!除了遊戲外,大哥哥大姊姊們更準備了超豐富的”豆豆拼盤”,不僅於課堂上增加對豆類植物的認識外,還可以將營養吃進肚子裡,透過偏鄉營養講座帶來充滿寓教於樂的活動,全民食銀期望能讓更多人了解食物本身的價值,重新思考食物在生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偏鄉營養環島列車我們下次見~

#台灣全民食物銀行

#中山醫學大學營養系

#foodbank

#食農教育

【古碧玲理事長的話-共好的智慧與行動力】

「美國就是一個這樣的國家:他自己愛打棒球,也歡迎別人打棒球,用國內的資源創立了世界上最優質的職業棒球聯盟,歡迎世界各國的選手去打,為別人培養出世界頂尖的選手,然後讓你去打敗他,他還欽佩恭喜你。」

三月底,看了一位臉友的上述臉文,人在墨西哥召開的全球食物銀行網絡「領導力研習」年會閉幕式中,突然有幾個很深的感觸。那ㄧ切,幾乎就是他說的—第一家於美國亞歷桑納州鳳凰城成立的食物銀行,因為眼見工業化時代後嚴重的食物浪費,催生了食物銀行。做了一段時間後,食物銀行在美國各地湧出,他們認為可以彼此交流,找出方法,形成網絡,讓想做的人縮短時間,更快發揮效應。接著,他們發現拉丁美洲地區可能更需要食物銀行;於是,他們成立了全球食物銀行網絡(Global Food Banking Network),想把經驗傳授給食物分配常患不均的拉丁美洲國家。

早期成立這跨國組織的成員不乏擁有博士學位者,有理想抱負,但募款能耐不足;於是,他們找來ㄧ位比自己小個20來歲的女士擔任CEO,這位麗莎·沐恩(Lisa Moon)聰明絕頂,精力過人且用功十足,更有大象般的記憶,過「人」不忘,跟她談話永遠神采奕奕且筆記不離手。

2019年,她挺著第8個月的大肚子,飛上海、香港、台灣,在台灣這站停留3天,繼而奔往非洲肯亞等地。當時非洲各國的食物銀行仍是觀察會員;這回,有肯亞、奈吉利亞、馬達加斯加、南非的正式會員國加入,我們也看到受過西方良好教育(當然是過去被殖民的遺緒)的非洲黑人上台擔任講員,架構條理分明的策略,談如何募款、如何擴大影響力。

而創立GFN的資深成員尊麗莎·沐恩為眾人之首,讓她盡全力發揮,不僅不扯後腿,更是尊重合作,以致於這個組織在短短數年的擴大速度超乎想像。

至於,拉丁美洲國家會員更是每年年會的最大族群,GFN不吝把各種資源和技術導入該區。身處天災人禍地區的食物銀行更是他們第一時間關注行動的重點。而這次年會甫於2022年成立的烏克蘭食物銀行代表也蒞臨現場報告,在短短的一年內,他們發揮戰時補給資源給民眾的角色,精準且確實,讓人更進一步體會食物銀行的積極功能。

你當然可以說這也是一種「霸權」,可是他只協助你的組織,並不介入,何況他們換不回任何實質的利益;你也可以說GFN在建立影響力,但從扶植服務弱勢為出發點的食物銀行網絡,募錢募人究竟可以得到什麼好處?我們絕對可以從「帝國主義」思維來揣測這ㄧ切,但我寧願用「普世價值」來看待這一切。更何況這年會讓服務自己國家最弱勢者有了「德不孤必有鄰」的網絡;而這高度組織化、科技化、前瞻性的年會更讓從事食物銀行產業者成為自重且受尊重的「食物銀行家」,抬頭挺胸溫和而堅定地去奔走募款、去偏遠地區服務,絕非愁眉苦臉地從事這些工作。

麗莎·沐恩在閉幕時提到在受困於疫情這三年來,她ㄧ直在構思重返年會,她和夥伴們要如何策劃?他們更宣告了下一屆年會將在充滿活力與創意的澳洲食物銀行所在地的雪梨舉行。這真是一種「為別人培養出最頂尖選手的共好信念。」當然,他們看到各國的頂尖選手也不吝聘入GFN,讓組織更能深悉各區域所需。同時,也經常與同性質的其他國際食物銀行網絡並肩合作。

另外,還看到分享鈺創科技董事長盧超群分析台灣半導體產業的機會與危機說「今天台灣半導體真正的問題是,缺乏統整、前瞻的力量,我們每一個個別的企業都很厲害,但就像一個沒有指揮的交響樂團,有很厲害的鋼琴、小提琴、小喇叭,但不會合奏。美國人做事就很有規劃,短期、中期、長期的戰略是什麼他們很清楚,因為他們有architect,有conductor,能指揮一個交響樂團。」

是的,在GFN年會上也看到他們有架構,也有執行力,洞明世事,不斷在各種面向強化自己與所有的夥伴,與時俱進傾囊相授地提擕每個成員,使大家的視野更望向未來。

也許是一種充滿理想與行動力的純真吧!盼望世上貧窮和飢餓可以被消滅的初心。共好,不是用嘴巴說的,必須有策略、行動力、沒有私心。這是永遠以「利益交換」總在算計者所無法理解的 mindset 。

也分享全球食物銀行網絡 ‘’2023 Food Bank Leadership Institute‘’ 的現場錄影:

https://youtube.com/playlist......

#全球食物銀行網絡

#與全世界食物銀行菁英交流結盟

#台灣全民食物銀行協會

#NoWasteNoHunger

#TaiwanCanHe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