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讚中元 供享溫馨」 #全民活動分享

每年中元節前後各地宮廟舉辦普渡法會,如果信眾們沒領取完,廟方其實都很樂意就近捐贈供品給食物銀行,再由食物銀行轉分享給社福機構或弱勢家庭。總而言之,農曆七月不僅是敬謝天地的重要月份,更是食物銀行界的愛心物資旺季!

#台灣全民食物銀行 長年以來與全台逾200多家中小型社福機構合作,特別是弱勢供餐或提供生活用品給弱勢家庭的單位;如果您有認識宮廟的普渡品尚未找到好去處,歡迎直接與我們各區的窗口聯繫喔!

(1)北部地區(北北基宜桃竹):

#社團法人台灣國際約瑟糧倉慈善協會 /(03)4605225/ 李琳 理事長

(2)中部地區(苗中彰投):

#社團法人台灣全民食物銀行協會 /蔡經理or游專員(04-23780266)

(3)雲嘉地區:

#社團法人嘉義縣慈善團體聯合協會 /(05)3622123/簡采琳總幹事

(4)台南地區:

#社團法人臺南市朝日行善會 / (06)2637466/王永德理事長

(5)高雄地區:

#社團法人高雄市慈善團體聯合總會 /(07)3226666/黃上家先生

(5)屏東地區:

#社團法人屏東縣慈善團體聯合協會 /(08)7364699 /穆可風 社工

(6)花蓮地區:

#財團法人基督教芥菜種會 /(03)8262021 #3532/李文龍專員

(7)台東地區:

#社團法人臺東縣弱勢者關懷協會 /(089)359586/何威霆 理事長

#普渡物資哪裡去

#資源不浪費

#台灣無飢餓

📣🌾 走進「油」你生活「芒」裡的食農時光!📖

支持台灣全民食物銀行的朋友們好奇問,為何我們在繁忙的惜食助人及營養補充包業務中仍於近兩年在偏遠地區的校園及社區開辦–台灣油芒復耕計畫? 簡單說,我們希望結合食農教育法,增進學童對糧食來源的尊重與食育素養,履踐環境責任。

近日,全民食銀與位於苗栗縣泰安鄉的士林國小及台中和平區的柏拉罕共生照顧合作社攜手舉辦了兩場充滿驚喜和兒時回憶的食農課程!🌱

📍苗栗泰安鄉士林國小油芒食農課程

這所以泰雅族文化為根的原鄉小學,小編和夥伴帶領學童們探訪校園內外的土壤種類,讓他們透過視覺和觸覺感受土壤的奧秘。不同顏色的土壤代表著不同的成分,孩子們用手細細感受土壤的質地,並在3月底的油芒移耕活動中學習製作種子球。當一位低年級的小朋友好奇地問我:「為甚麼這個像我玩的黏土?」我將手上的土壤遞給她,解釋道:「因為這裡面含有很多黏土呀!」從遊戲中學到知識,再思考如何保護這片寶貴的土地。🌍

📍達觀文健站油芒食農教育課程

在這場特別的課程中,我們很榮幸邀請到柏拉罕共生照顧合作社的照服員及達觀社區的長輩們一起參與。田野作物專家林志忠老師詳細介紹了消失已久的傳統作物–台灣油芒。透過觸摸和品嚐油芒,長輩們對這種作物有了更深的認識。一位長輩分享說,他兒時在台東曾經嚐過油芒,今天再度品嚐讓他回憶起往事。課程結束後,幾位長輩對油芒種植表現出極大的興趣,積極詢問油芒的種植時節、環境條件及生長氣候,希望未來能在自己的土地上種植油芒。🌿

🔔 🌟 歡迎加入我們的行列,支持台灣原生農作物–臺灣油芒的復耕計畫,傳承這被遺忘的珍貴作物,一起探索和學習食農知識!!🌱

#食農教育 #臺灣油芒 #台灣原生農作物 #原鄉部落

#食農精神

「No Waste, No Hunger 全民食銀的宗旨」#全民惜食倡議

台灣全民食物銀行協會自2011年成立以來,以「資源不浪費,台灣無飢餓」為我們的服務宗旨💪,將來自於個人、廠商、公司行號🏢、超市賣場、農場🌳等等各種捐贈來源的愛心❤️轉化為實際效益,透過與社福團體的合作幫助無數家庭度過難關,改善生活品質。

其實,台灣並不缺乏食物🍞,而是資源的浪費無法被平均分配,致使背後所隱藏的貧富差距難以彌平。近年來,政府通過《食農教育法》和《氣候變遷因應法》,致力於提升民眾對糧食安全和剩食議題的認識🦸‍♂️,推動糧食資源的高效利用,這些措施正符合聯合國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 (SDGs)中的「目標2–消除飢餓」暨「目標12–負責任消費和生產」。

夏日炎熾,我們一面揮汗💦搬運物資,也熱誠開心地迎接一群台中逢甲大學的學生們👩‍🎓來協會參訪。同學們亟欲瞭解食物銀行是如何實際運作的,參訪前已先準備了很多的問題………

👉全民食銀的使命和目標?協會當初是如何開始的?

👉食物銀行的日常運作情況?如何收集食物、整理、分發等? 如何與食品供應商、超市或其他機構接洽合作?

👉過程中會遇到什麼困難?

👉對當地社區的影響?請分享一些受益者的故事或者社區的回饋?

📣📣📣也分享這段由逢甲大學的學生們所剪輯製作的影片。

#資源不浪費台灣無飢餓

#NoWasteNoHunger

#捐贈愛心碼4545

#台中逢甲大學

「責任消費,責任生產」 #全民惜食倡議

2015年,聯合國通過《2030年永續發展議程》,包括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和169個具體目標,向國際社會承諾至2030年將消除貧困和饑餓並實現可永續發展。隨著時間的逼近,世界各國都在檢視目標的達成率,台灣當然也不例外。這17項目標中的第12項–責任消費及生產,也是我們身為食物銀行關注要達成的使命之一,然而對於這目標我們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近期洋蔥盛產,地方政府開始鼓勵企業認購洋蔥,這些好不容易長大的洋蔥然後去哪兒了呢?

小編接到了許多企業的電話與來信,且來分享。許多企業善心認購了這些生產過剩的洋蔥之後,最常見就是捐贈給社福團體去化農產品,近期台灣全民食物銀行就收到了數十公噸的洋蔥.........

為什麼農產品生產過剩的問題每年都在持續發生呢? 香蕉、高麗菜、洋蔥….都是我們近年來處理過的農產品。

台灣全民食物銀行成立的宗旨是「資源不浪費,台灣無飢餓」,或許,我們可以協助企業幫助農民去化這些物資,讓農產品不被浪費,但是,有些結構性的問題是否政府能協助輔導農民們從根本解決問題呢?

未來,我們台灣全民食物銀行協會將更積極推廣舉辦惜食倡議活動,透過講座或活動方式讓台灣的農民、消費者、企業甚至是政府體會到SDGs第12項「責任消費,責任生產」的重要性,設法解決這個每年都一直不斷發生的事情,以解決食物浪費的問題!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責任消費

#責任生產

#SDGs

「珍食工程,傳遞溫暖」 #全民企業捐贈

當ESG越來越成為企業必須重視的顯學時,全民食銀很意外地迎來未曾想過的異業合作企業「#台中保時捷中心」,在這個油桐花🌸開的美麗季節共同發起了為期將近一個月的「五月珍食工程公益活動」。

五月最後一天活動結束,我們除了去現場載運豐盛的民眾愛心❤捐贈食品外,也向該公司介紹更多關於全民食銀的專案活動,例如: 惜食助人系列珍食工程、偏遠學校🏣的營養補充包、台灣油芒🌾復耕計畫、食農教育……等等,讓合作的企業了解到,他們發起的社會大眾參與式善舉能對台灣這塊美麗的寶島有什麼幫助,希望未來還有更多合作的機會。

活動結束後,我們馬不停蹄地🚐繼續前往下一個目的地,#蒔寓康復之家,將這些與台中保時捷中心合作募集來的愛心物資分享給合作機構夥伴;夥伴們很訝異這次居然是和如此盛名的台中保時捷中心合作。小編心中自是甚為開心「食物不浪費,台灣無飢餓」能讓更多企業與全民食銀一起成為努力的目標💪💪💪!

再次感謝本次活動所有參與的善心人士以及台中保時捷中心的同仁,有您們的響應與支持,大家一起傳遞溫暖💖給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企業社會責任

#珍食工程專案

#傳遞溫暖傳遞愛

#愛心捐贈碼4545